服务 · 监督 · 管理 · 协调
辽宁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辽宁省资产评估协会

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2-04-18

 

引子 

这是一道里程碑,中国会计人才培养征途上新的里程碑。

时间定格在2010年11月16日下午14时。

北京三里河财政部大礼堂内,一场50人的毕业典礼徐徐展幕。

台上,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的几位领导微笑而立。眼角眉梢是掩饰不住的欣慰。

台下,阔步走来的是来自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训班的首期50名学员。他们双手接过红彤彤的毕业证书,作别6载磨砺之旅,成为我国第一批会计领军人才。

你们要牢固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不负时代重托——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共和国财长对所有会计领军班学员的殷殷期望。

亲送学员毕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感慨不已。他说,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已成为我国建设国际一流会计人才队伍的重要抓手,更为我国重点专业领域高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颇具新意。

从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手中接过毕业证书的那一刻,一位学员不禁热泪盈眶。他说,很多人在工作上会遇到一个瓶颈期,那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发展后,单靠 个人的努力再很难有大的突破,这时候就需要强力的外部推动,才会有新的转机。“举国铸领军”就是这样的外力,自己经过“回炉”之后仿佛脱胎换骨……

2005年,一棵名为“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的小树苗破土而出。同一年,历经3轮选拔,从730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的56名幸运儿汇成这棵树上第一根枝干。

2012年,当初的50名幸运儿已成长为栋梁之材,而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也由一棵小苗长成了枝繁叶茂并仍在不断生长的大树。

“我们,会是一个集合、一种力量,在‘领军人才’的名字之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项事业的传承与发扬!”学员的一段庄严承诺,映衬着中国会计飞扬的希望。

回首,一幕幕场景就像一幅幅影像,串连成一部不朽的影片,播放着领军工程的风生水起,记录着领军人才的风雨兼程,也见证着中国会计管理层的高瞻远瞩……

会计短板:人才金字塔的封顶铸尖之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

——摘自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04年年底,一组数据揭示了中国会计事业的最大隐忧——

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已超过1000万人,而拥有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仅为8万人,尚不足总数的0.8%。其中,具有硕士学历以上的高级会计师不足4万人。

放眼会计人才培训市场,情势更加严峻——短期、中低端培训触目皆是,长期、高端培训却寥寥无几。中低端会计人员日渐膨胀,而高端人才增长却似蜗行牛步。这就仿佛一座金字塔已经拥有厚实的基座,却迟迟没有合适的材料封顶铸尖。

在世界经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大幕下,中国企业一边努力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一边勇敢迈向国际舞台。一波波的经济大潮中,高端会计人才的战略性、关键性作用愈益明显,会计人才竞争已成为国家、地区和单位间竞争的焦点之一。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却最为根本与致命。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王通讯在谈到人才战略时曾指出,20世纪全球曾经出现过3次成功的赶超,即1900年美国对英国的赶超、1950年日本对美国的赶超以及1960年韩国对欧洲的赶超,这些看似不可能成功的赶超的背后都有着同样的秘密武器,那就是人才优先战略,即人才资源的优先开发与超前投资。在当今世界,谁抢占了人才培养、吸引和发展的制高点,谁就将赢得未来。

“作 为一个‘人合’与‘智合’的行业,人才储备意味着后发优势。”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说,比如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我们日益感觉到人才的匮乏,特 别是能够从事大型业务、国际业务的高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中国注册会计师如何抓住机 遇,进军国际会计市场,更需要强力的人才支撑。

人才短板逐渐成为国家之痛。财政部会计司的同志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05年,某国际金融组织要求我们推荐一名专家,可是我们的视野里却没有这样一个人才——既有外交经验,又有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经验,还有扎实的财务会计知识。最终,这个机会只能白白浪费了。

同样是2005年,历经数载艰辛,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即将实现国际趋同。那时,一抹忧虑却长久萦绕在财政部党组成员的心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进入后过渡期,市场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必将呈现爆炸式增长。届时,脆弱的高端会计人才供给如何才能满足这急剧膨胀的人才需求?

至此,许多人并不知道,一场会计人才风暴正悄然临近。

倾力而为:锻造会计领军的国家行动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摘自《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坐在中国经济的巨大引擎上,气势昂扬的中国会计事业又走到了人才发展的历史性拐点。

那是2005年9月1日,一个昭示着满满收获的秋日。财政部发布“开展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的通知”,宣布正式启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此后,被称为“打造中国跨世纪会计行业领军团队”的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企业类培训班开始了海选……

几年之后,一位国际组织的官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没有哪个国家,能用这种力量推进高端会计人才项目,能如此精心设计,缜密实施,并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他深深为中国会计领军人才工程的瑰丽所叹服。

果断决策,探路高端会计人才培养

 新 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财政部门持续推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财政部相关司局、单位不断深化会 计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和会计学科建设,促使会计人员队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比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多年努力的基础上,于2005年6月发布了人才培养“三十条”,开创了我国专业化市场中介行业就人才建设全面系统提出发展战略的先河。

但是,这些特色鲜明的人才建设工作由于局限在各个部门、行业和系统之中,受制于各方面因素,并不能充分激发最大化的资源优势,因而在较短时间内也难以快速有效缓解高端会计人才严重匮乏的现实窘境。

情势急迫,刻不容缓。财政部党组为贯彻实施国家人才战略,在认真分析我国会计行业基本状况和面临形势任务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决定协调内外部各方资源,充分汇聚各方力量,倾力打造会计领军的“头雁”,全面带动整个“群雁”。

思路既定,实施方案快速推出。2005年12月10日,财政部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功举办了首期企业类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正式启幕,这项隐含着财政部党组高瞻远瞩和立意深远的大动作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创新征程。

提高大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企业类会计领军人才;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需要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人才;

加快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形成国际竞争比较优势,需要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注册会计师类会计领军人才;

丰富我国会计理论体系,占领国际学术制高点,需要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

四大领域的人才需求构成了我国会计领军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彼时,一句“发誓要将他们培养出来”更彰显出财政部党组育才的巨大决心。

今天看来,会计领军人才工程的打造不仅富有远见,而且和党中央的意图不谋而合。2010年6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明确将财会人才列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倾力铸领军,源于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源于人才掣肘的现实忧患。

倾力铸领军,迈出了从一个会计人才大国发展为一个会计人才强国的关键一步。

倾力铸领军,旨在解决会计人才“不适用、不够用、没用好”的问题,以“群雁高飞头雁领”之势开辟中国会计英才辈出的新局面。

倾力铸领军,就是为了发挥高端会计人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强化组织内部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会计理论和实务创新等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我国会计人才整体素质和会计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为推动经济社会和会计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011年9月,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国会计人才工作座谈会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自豪地宣布:由财政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和单位协调配合的全国会计领军(后备) 人才培养工程,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会计人才的急切需求,创新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高端引领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凝聚合力,浇灌出绚烂之花

 随着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的大幕徐徐开启,其诱人的魅力和迷人的缤纷开始持续显现出来。在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凝聚着项目“建设者”们的情结依依。正是这些来自财政部内外的“建设者”们的努力与奉献,才浇灌出会计人才大计的绚烂之花!

中央组织部对会计人才培养分外牵挂。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忠群亲自出席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会议,他指出,会计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负有重任,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负有特殊使命。

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始终对会计领军人才工程鼎力支持。他们表示,将一如既往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会计人才队伍特别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创新完善会计人 员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将会计人才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我国建设一流会计人才队伍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 和制度支持。

作为领军工程的设计者与管理者,财政部汇集了部门内外和系统上下集体智慧,可谓是倾尽全力。

财 政部部长谢旭人等部领导多次对人才培养工程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相关单位充分认识加强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进 一步健全选拔培养方法和机制,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依托,全力打造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会计领军人才。

2009年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站上了会计领军人才培训班的讲台,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题,就国家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最新理念与内容向学员们娓娓道来。

下课后,谢旭人又与学员相携走进食堂共进午餐。用餐间隙,他不时与学员进行着更深入的交流。言谈间,一个大国财长对会计领军人才的关怀与厚望尽显。

2010年8月的一天,怀着愉快的心情,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时任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来到了领军人才学员座谈现场,他鼓励领军人才要无愧“领军”称号,尽责出力,引领带动,对行业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领军”这个特殊的班级,分管会计工作的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倾注了莫大心血,也给予了极大的推力。他对考试选拔、开学结业、日常教学、后续跟踪等各个环节,都是亲自过问,严格要求,细致部署。

了解到会计领军班学员希望听到关于欧债危机的权威解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欧洲参加完国际会议刚下飞机,顾不上倒时差,就爽快应约,匆匆直奔领军班课堂。

李勇、刘建华、张少春、王保安、刘红薇、胡静林等其他财政部领导,也从各自角度,以不同方式,带领各个司局密切协同,相互配合,对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给予了全力支持……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财政部会计司、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国家会计学院“四轮驱动”,高速运行。

财政部会计司主抓企业类和行政事业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主抓注册会计师类、中国会计学会主抓学术类、三所国家会计学院具体实施培训,“分类培养,联合打造”的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组织分工体系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这里有政府主管部门,有学术团体,有新社会组织,有行业自律组织,有人才孵化基地。他们不约而同地放飞、充盈着中国会计的新希望。而财政部办公厅、人事教育司、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等司局和单位的有力配合,又令领军工程的推动更加顺畅。

从 人才培养方案的精心设计、培养组织的有效搭建,到为推动学员成才所做的沟通协调、搭建平台、树立典范等一系列举措;从学员入学前每一次选拔的报名、出题、 录取等组织工作,到学员入学后的课程设计、聘请师资、后勤保障工作;伴随着领军工程和学员成长的每一步,这些部门每一位成员的付出就如润物无声,渗透到领 军工程的点点滴滴。

他们是领军人才工程背后默默无闻的“建设者”,但他们是那么的踏实和自豪。他们说:“我们在世界上会计人最多的国家筑起了人的工程。”

高一斌,这位由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转任的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对人才培养有着通透的认识。他说,以往的会计人才培养面向全体财会人员,存在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如今需要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强化培训高端人才。

谈起人才的重要性,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夏大慰语声朗朗:要想创造有贝之“财”,必先造就无贝之“才”。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邓力平言辞恳切:要唯才是举、求贤若渴,把人才放在“战略地位”。

在 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培养尤其是领军人才培养工作中,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先行先试,作了大量有益探索和积极尝试。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毓圭 眼中,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为经济社会提供专家支持的行业,需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扎实的专业技能,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干好这份事业。

精心配备的师资团队

在中国会计教育基地的版图上,贯穿南、北、东的三大国家会计学院散发着独特而夺目的光芒。

上世纪90年代,会计人才短缺的严峻形势惊动了中央。在中央领导层的亲令下,北京、上海、厦门三所国家会计学院相继拔地而起。

这更像是一个预设、一个约定,2005年,当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启动时,三所国家会计学院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高端会计人才的培训基地,并且办得有声有色。

万琼,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师。

2011年5月,行政事业三期班开班前夕,临近预产期的万琼仍忙上忙下,奋战在跟班协调的第一线。为保障学员入校后的密集教学,相关事务异常繁琐,她恨不得小步跑着,令在场的财政部会计司领导直言,看着心疼。行政事业三期班开班没几天,万琼就被推进了医院的产房。

王欣,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师。自2005年开始,她始终坚守在领军人才培养的教学前线,目前,已连续跟踪领军班长达7个年头。

 “大家确实是带着感情去投入这项工作。”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敏说,每年考试命题都是在七八月份最热的时候,参与考试命题的同志牺牲休假时间,顶着酷暑投入工作;地方负责考试的同志也很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即使有的地方报考了3个人,最终可能只来了1个人,但他们仍然还要严格走完一套流程。由于实行全国统一阅卷,试卷在本地不能过夜,经常是上午在地方考完,下午就通过飞机运到北京。然后,财政部会计司全体人员给近千份材料逐一打分,大家加班加点,却从未听到有任何怨言。

环顾世界,几乎没有一所学校会用自己创收的钱来做人才培养项目。可是,三所国家会计学院做到了!

 “国家会计学院做会计领军项目,是不收一分钱培训费的。因为这是国家会计学院的责任,也是国家会计学院最高利益之所在。”2010年11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夏大慰这一席话,触动了在场几百名学员的心弦。

对 于国家行动下的领军人才工程,这并不令人惊奇。譬如,我们同样找不到一个人才培养项目,由财政部会计司司长亲任“教务长”,在学员集中培训期间,扎根学 校,指挥协调;找不到一个人才培训班,需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会计学会这两大会计机构齐齐出动,为学员成长搭建平台、营造锻炼机会;还找不到一个人 才工程,在需要时可以随时调动财政部若干司局的力量为之保驾护航。

为国家、为事业、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领军工程的管理者和推动者们,都做到了这四个字:不遗余力!

不遗余力更多地体现在了师资的配备上。领军班配备了专职班主任,配备了一对一的辅导老师,还配备了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大师级专家学者担纲任教。

要领军,就要跳出会计看会计,领军人才需要拥有多元化的知识架构;要领军,就要站到学术前沿、企业前沿、政策前沿,领军人才需要全面掌握最新的经济信息。

领军班教学需要一支顶尖、全方位、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在这方面,即使是拥有强大师资队伍的国家会计学院,亦无法完全满足领军班的教学需求。由此,又是各部门、各单位上下出动,齐心协力,外聘教员“梦之队”于是产生了。

尽管政务倥偬,王军副部长却是领军班课堂的常客。自2005年年底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启动以来,他几乎出席了每类学员的每一次开班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要求和希望。每逢学员集中培训时,他次次亲自到堂授课。

2008年至2010年,王军连续三年给学员讲授包含《经典著作》、《经典事件》和《经典人物》在内的“经典三部曲”,融进他人生所历、所感、所悟、所得的三场精彩演讲,极大地启发了学员发现和学习经典的智慧。至今,这仍被学员引为几年来最令人回味的经典课程之一。

然而,鲜少有人知道,这每年数万字的讲稿,是这位异常繁忙的副部长每次长达1年精心备课、十数次易其稿的成果。

多少次夜深人静,他仍伏案而书;多少次午夜梦回,他蓦然披衣而起,唯恐突如其来的灵感会如花火般转瞬即逝。他以行动向学员诠释着“领军”的涵义,对于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领军人才,学员们就此有了更深的体悟。他是领军班学员们的良师益友,不少学员甚至有他的手机号码,随时可以与他联系。

领军班的授课团队中还有众多政界要员,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原局长叶小文、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有经济大家,如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有学术翘楚,如中国会计界泰斗葛家澍、台湾会计泰斗郑丁旺、国学大师南怀瑾、厦门大学明星教授易中天;有商界名流,如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会计师张华、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副总裁钱世政……

这些来自海内外的各路专家名师们,尽管讲授课程各不相同,教学风格各有特色,但都秉持为学员提供高水平思想产品和精神享受的共同目标,不辞辛劳、倾囊相授, 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场的思想盛宴。这是来自各行各界的“老领军”对未来会计“新领军”的殷殷教诲;是齐心协力下,一个国家为锻造会计行业领军团队的倾力付 出。

课程设计是否符合领军班学员们的口味?财政部会计司人员管理处的同志告诉我们,好多领军班学员舍不得毕业,经常问还能不能回来参加各种活动,还能不能回来听一些精品课程。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高端引领:从“千人计划”到“两千人计划”

 创新是什么?就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从某种角度上讲,财政部主持实施的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于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西方没有,东方亦然。财政部门摸着石头过河,一路实践,一路探索,在精心设计、缜密规划中实现着对领军工程思路和目标的与时俱进。

何谓领军?

2006年4月29日,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大会议室里,首期会计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训项目第一次集中培训结业式正在这里举行。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当时的激情演讲中说,要让你的 文章更多地被别人引用,让你的学生更多地被社会重用,让你的成果影响会计以外的领域,让你的名字影响到明天以后的学人。“只有做到了这些,才无愧于一名会 计领军人才。”

何育领军?

王军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领军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办这个班呢?目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形成一股推力,营造一种氛围,提供一些便利,使 有志于会计学术事业的人才获得一个积极的外力。“我们不是为财政部培养领军人才,而是要为国育才、为民族育才、为我国会计事业发展育才。”

基于这样的整体思路,财政部于2007年5月发布《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明确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分步骤,分企业、行政事业、注册会计师、学术等4类,培养1000名会计领军人才,担负会计行业领军重任,带动全行业人才素质的整体提升。

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横空出世,《纲要》明确了以人才发展作为保证带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并将会计领军人才列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之一。

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令财政部更加坚信:中国会计的希望,在于人才培养,尤其在于高端人才培养。

2010年7月的一个周末,北京的这个夏季最炎热的一天,郊外的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比窗外的天气更热的是一场有关会计人才发展大计的讨论。国家有关部委、中央企业分管会 计工作的负责同志,地方财政厅厅长、会计处长,财政部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及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代表等汇聚一堂,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亲自主持,对会计行业中长期人 才发展规划再次征求意见。这是财政部会计人才战略出台幕后最常见的一个工作场景。在多次参加讨论的财政部一位同志的记忆中,她已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讨论和 加班了。

2010年9月,紧随“国家人才规划纲要”之后,《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火热出炉。这是我国首个行业人才规划,是建国以来第一个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也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会计行业人才建设工作的行动纲领和重要指南。

《规划》提出将“加快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作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十大政策措施”之首,其中明确,到2020年,打造一支由900名企业类会计领军人才、200名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人才、700名注册会计师类会计领军人才、200名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构成的两千人方队。

至此,我国会计领军人才工程瞄准了新的目标。这是会计人才事业发展的新方向,是对前期经验做出合理论证后得到的科学结论,也是从领军工程几百名学员的蜕变中收获的决心和底气。

几 年来,中国会计人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了强有力的人才宣言。会计领军人才工程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并在国际上一举唱响了人才工程的“中国旋律”。目前,已有包 括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 (ICAEW)、英国汇丰银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美国哈佛商学院等在内的多家国际知名会计行业组织和高等院校对我国会计领军工程给予了 高度认可。他们或主动来华洽谈合作事宜,或主动邀请在训学员赴境外学习、访问和考察。

2011年,在有关各方的积极推动下,通过财政部国际司等的支持协调,亚洲开发银行正式将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列为课题资助项目,投入真金白银支持中国财政部研究会计领军人才能力框架。

这一切表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战争中,我国已经做出了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并在精心部署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着既定的目标。

以用为本:高端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 

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摘自《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如果说,齐心协力托起了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那么,创新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则保证了领军人才的“成色”。

“我们这么培训下去真的能收到成效吗?我们的发展方向在哪儿?”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工程上路之初,有学员曾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的确,对于一项前无古人的行业领军人才培养项目,谁都难免心存忐忑。不过,看准了目标,财政部门就激发出了攻坚克难的睿智和勇气。通过全面借鉴历史成功案例,深入汲取现代人才学精髓,切实对接学员知识结构及客观需求,他们走出了一条中国式人才教育机制的创新之路。

什么样的培训需要6年?

领军,当然要高起点、高要求。

为了确保入选的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具备过硬的高素质,财政部确定了“四高、五步骤”的选拔思路,即“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素质”,“个人申报——地方审核——笔试——业绩审核——面试”的选拔程序。

 “我 们采取统一命题、各地报考、统一阅卷的方式对领军人才进行选拔。”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的亲历者之一、财政部企业司司长、会计司原司长刘玉廷 说,在具体分工上,财政部会计司统一组织命题,并负责组织中央在京单位的考试,全国省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其他单位选送的领军人才的考试。

说到高起点和高标准,只看一个数据就够了:录取比例不到8%!在首期领军人才企业班遴选中,共有730名符合报考条件的会计人提出申请,经过选拔笔试、申报材料审核和集中面试,最终只有56人如愿以偿。一位参加面试的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说:这是我所见过的最为严苛的考试,比博士的选拔还严。

说到高起点和高标准,看看金融审计班的选拔路径吧!2011年6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首次试点引入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举办了首期金融审计方向领军(后备)人才选拔测试。首次选拔将对象锁定为全国7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中综合规模排名前30位的事务所中的114位业务骨干,在对这114人进行严格的笔试、面试后,最终才有24人如愿成为首期金融审计方向行业领军(后备)人才培训班学员。

说到高素质和高要求,不妨回顾一下严格的准入考试和精心组织的系列培训,即可一窥全豹。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不是注重某些单项素质,而是清晰描绘综合素质的 坐标:宽广的知识纵深、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全面的分析判断能力、恰当的组织协调与应变能力、周密的逻辑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正确的自我认知、妥帖的礼 仪举止……领军人才群体中,超过9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超过30%具有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超过95%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或注册会计师资格,全部具有1项以上的职业技术资格。这里面,汇集了全国最年轻的博导、央企财务总监、中央管理金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等会计才俊。

一个人数最多、包袱最重的行业的决心和雄心,就这样被激发出攻坚克难、舍我其谁的精神力量!回望会计领军人才征程,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以贯之的坚韧和百折不挠的勇气。

2010年11月,最后一次以领军班学员的身份回到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企业一期班班长秦正余看着亲切的面孔、熟悉的教室,心中百转千折,百感交集。

6个年头,他记得每一次“魔鬼式集训”时的“亢奋”,他记得每一次大讨论时的激情,他记得每一场精彩的授课,他记得亚欧国际论坛,他还记得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议上听国际会计“大佬”畅谈准则。他记得,初入学时感觉6年漫长得不可思议。可是后来,在日复一日被打上“领军”烙印的日子里,他明白,要想真正“领军”,还要沉下心来慢慢“熬”。

“6个年头,将近2000天,我们都坚持下来了!”他骄傲地说。

“可以比6年多一天,却绝不比6年少一天。”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的管理者们不止一次这样强调。

6个年头,将近2000天。起先,很多学员都想不通,为什么一个培训需要6年的时间。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有什么书需要花6年的时间去读?因为6年都可以读两个博士学位了。

然而后来,亲身体验到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的设计者们对课程的精心设计和紧凑安排,这些学员竟开始感慨于时间太短。

6年的培训过程被分成了3个考核周期。第1年至第3年为知识拓展阶段,第4年至第5年为能力提升阶段,第6年为使用提高阶段。不同阶段配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实践重点。3:2:1的时间安排,既科学高效,又绝不拖沓。

6年的学习内容是3个同心圆,包括专业课程、管理课程和领导力。课程从会计、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延展到法律、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甚至是品酒礼仪,数十个模块几十门课程的多学科知识网络体系需要时间去细细品读。

6年,其实还蕴含着管理者的用心良苦——在浮躁的社会中,要锻造出真正的领军人物,必须文火慢炖。“打造金子总是要比捏瓷娃娃多花许多时间”,他们总是这样笑言。

6年,既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而6载磨砺对于这些“新领军”,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还是志气、勇气、定力和韧劲的全面锤炼和检验。

6年,更是一种粘合剂。6年的同学共进,形成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团队,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能胜,为会计事业发展攻坚克难。

6年,还是一块试金石。因为,真金不怕火炼。而倘若不是真金,领军班亮出的是绝对残酷的“淘汰”二字!

直到结业当天,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副主任王琪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取得了班级第二的好成绩。

可谁能想到,这位班级“榜眼”,当初的愿望竟然只是“不被淘汰”。而正是“不能被淘汰”这个信念的存在,才鞭策着王琪不断地学习。

领军班开班第一天,一名学员就因为擅自离校被除名。

这让习惯了“严进宽出”教育模式的学员们,自走进这个课堂第一天,就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残酷”气息。

对不适于领军的学员进行淘汰、对不能领军的学员进行淘汰、对成绩排名靠后的学员进行淘汰。这是领军班的铁律。

领 军项目对学员分周期进行严格考核。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依据学员承担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社会影响及认可程度、参与准则制度制定情况、承担国家 级科研课题情况、职务晋升情况、获奖情况、单位满意度等,结合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客观评价学员的发展潜力,形成量化考核结果,实施考核淘汰机制, 有效确保了学员的培训质量。

企业一期班入学时56人,最终只有50人如期毕业。或许,这就是对领军班“残酷”考核机制的最佳注脚。

没有讨论的夜晚,今后将如何度过?

 “没有讨论的夜晚,今后将如何度过?”每次集训结束后,学员们总是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起先,学员们没有想到,领军班会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度大讨论。

讨论,不限时间,从白天的课堂,到晚饭后的小组会,到凌晨的网络;讨论,不限对象,从同班同学,到任何一个班的同学;讨论,不限内容,从知识应用,到学习技巧,到国家大事;讨论,不限空间,从集训时的国家会计学院,到各自的单位……

“交流、碰撞、裂变、提升”,7年来,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反复强调他对领军班培养方式的要求。从事教育工作的学术班学员们对此深以为然。他们说,“领军班最令人称道的就是颠覆了填鸭式、单向的传统教学方式。”

美国常青藤教育原则中核心的一条,就是教育是面对面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不是满堂灌式的。为了保持这样的教育风格,美国的常青藤大学,譬如哈佛大学、耶鲁 大学等,都将学生宿舍分为了一个个家庭式的“小环境”,每个环境都是封闭的,只容纳几百人。上课有大量的讨论班,大家要不停地提问、质疑、辩论;下课回到 宿舍,走进饭厅,随时都能碰到熟悉的师友,大家坐而论道,课内课外的界限消失了,学习成了全天候的活动。

想一想,领军班的教育方式不也是如此吗?

很多学员都坦言,在进入领军班前,他们所参加的讨论多在诸如财务管理者这样的“同类人”之间展开。可是在领军班,他们不仅可以在集中脱产培训期间,进行“同类人”之间的讨论,更可以在联合集中培训期间,与各类人进行讨论。

综观会计领军人才的成长,是一个“先立足,再琢磨,后打造”的过程,是一个整合、契合、融合的过程,是一个互动、交流、碰撞的过程。

财政部举办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一方面是希望学员能够好好梳理一下自己已有的知识,给学员灌输新的知识和理论,并促使其加以整合,形成一个各 类知识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启发的知识网络;另一方面就是希望搭建平台,让学员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相互碰撞,可以相互之间 交朋友、结对子。

财政部大胆、创新地将企业班、行政班、注册会计师班、学术班和大赛班放在一起,将不同期别的领军人才放在一起,进行所有学员的联合集中培训。在培训中,学员 们实行交叉分组讨论,打破了“同类人”的局限性,使得身处不同业务领域、各有所长的人聚在一起交流碰撞,不仅提高了讨论的质量,还促成了不同类别学员间的 友谊。学员之间的碰撞火花更加绚丽多彩,形成更广泛的知识网络、事业网络、人脉网络,促成“三网合一”。

2010年4月 的一天,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一家企业新研发并积极推出了挖掘机产品,准备以融资租赁作为主要的销售模式。企业四期班学员、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总 会计师薛贵向一位来自上海交通银行的同学提到了自己对该项工作的考虑。没想到,这正好在上海交通银行的业务范围内;更没想到,这位同学第二天就带着相关业 务部门的人员与薛贵进行了洽谈。

上海外滩,一处繁华地段,一处别致的商务场所内,一改同学之间无处不在的研讨交流气氛,薛贵和这位同学展开了商务洽谈。

还不到一个月,回到单位的薛贵就在北京又见到了上海交通银行派来的工作人员。双方最终达成了实质性合作,实现了“双赢”。

同样是因为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薛贵的公司还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扩大了综合授信业务,有力地保障了公司的资金需求。

正是这个平台的广阔与包容,让来自学术界、企业界、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事业类的学员们有了更多交流相长的机会。这种理论与实务、前沿与实践、事业与友情的碰撞,让每一位身处领军班的学员们在碰撞中裂变,在裂变中提升。

无限延展的课堂

以用为本,是会计领军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根本目的。为此,领军班培训中分外注重因需施教,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了不耽误学员的工作,同时也使学员能更好地实现随学随用、学用结合,领军班创造了脱产集中培训与在岗跟踪管理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每年,学员们都要接受不超过1个月的集中脱产培训、1次短期跨类别的联合集中培训,还要参加各种高层论坛。其余更多时间里,学员们各自回本单位工作。领军班对学员实施跟踪管理,并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如课题研究、返校授课等,引导学员带着问题边干边学,并组织多名资深会计专家跟踪辅导,及时解答问题。

在集中培训的课程设计上,注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努力为学员打造一串知识的同心圆。在培训手段搭配上,注重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讲授最前沿的知识和理念,以使学员的判断更具前瞻性。

尽管有跟踪管理,但这些学员毕竟都分散在各方,管理很难面面俱到。领军班究竟靠什么来保证培训的效果?

靠的是思维创新,靠的是对“课堂”的重新定义。

提到课堂,就想到教室。这是很多人的固有思维。然而,领军班却将课堂幻化为有形和无形的双重存在,课堂变得无处不在,获得了无限延展。

有形的课堂存在于国家会计学院,存在于每一次论坛的会场,存在于每位学员的单位,甚至是存在于境外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无形的课堂存在于每一次思考,存在于每一次讨论,存在于每一场实践,存在于学生工作学习的每一个片断。

单位也是课堂。领军班创立了政府与单位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单位通过给学员加任务、压担子、搭舞台,促进学员在学习中提高、在工作中尝试,营造了领军工程、用人单位和学员的多赢局面。

同时,领军班培训推崇的是理论学习与执业能力的并重。理论知识必须服务于实践,否则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学员们往往在培训的课堂中汲取知识养分,再将其在单位的课堂中加以运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此外,财政部还通过安排学员参加会计改革有关具体工作,邀请学员参加高层次国际会计论坛,从而锻造了学员各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

境外也有课堂。为了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会计领军人才,领军班将课堂延展到国外,境外培训已成为领军班培训的常态机制。

从2007年6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英国启动首期境外培训,到2010年企业班学员远赴英国,再到学术类14名学员扬帆出海,领军班学员的足迹已踏遍美洲、欧洲和大洋洲。这些学员有幸进入当地的著名院校和知名企业,学习先进的金融业务知识、风险管理技术、企业经营理念,站在世界最前沿重新审视管理问题,视野获得了极大开阔。

将理论知识随时应用于实践,提升执业能力,在这点上,学员们还充分地依赖着无形的课堂。

作为五矿集团审计部总经理,企业班学员赵晓红常常在想,如何才能提高对集团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监督和评价的效率呢?

在 会计领军班的大联合培训中,她与学术、企业、事业和注册会计师班的同学们一起讨论,思想的火花不断涌出。为了让这种火花真正转变为工作的方案,她与学术一 期班学员李晓慧联合起来深入五矿集团的内部控制实践,系统研究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监督与评价。这一少有的研究,融合了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声音,为五矿 改善内控管理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也让赵晓红的理论修为和内部审计工作效率获得了提升。

学术与实务的合作还不仅于此。

在 对中石油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和运行进行调查研究后,李晓慧和企业一期班的沈树忠、赵晓红以及企业二期班的康学敏、胡建忠,一起总结了内部控制从设计合理到 执行有效的经验并形成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在领军班北京同学会上一经公布,就引起强烈反响。随后,多名企业班学员将该成果引入企业,成效显著。

正如赵晓红与李晓慧是在讨论中碰撞出火花,很多学员的豁然开朗也都来自讨论中,而领军课堂之所以能无处不在,随时随地的讨论正是最大的法宝。

服务发展:一个领军引领一个群体 

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检验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摘自《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

短短7年多时间,领军班已由当初56人的“小班级”成长为800多人的“大集体”。

随领军班一起成长的是学员们的才学、能力与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800多名会计领军人才中有60%以 上得到所在单位的重用:有的从基层单位选调到集团总部工作,有的晋升为所在企业总会计师,有的走上了行政事业单位司局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合 伙人,有的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有的从硕士研究生导师晋升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等等。会计领军学员通过学以致用,提升了所在各单位的管理水平,其中的事例不胜 枚举。

以学术一期班为例,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作为佐证:6年里,27名学员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12篇,境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34项,省部级课题9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22人次,科研奖励45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当选全国青联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12人次,担任国际会计组织专家1人、入选财政部咨询专家等省部级人才8人次。

中国会计学会副秘书长周守华告诉我们,在2011年举行的第十届实证会计研讨会上,英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学者都参加了,其中一位新加坡的学者经过统计后说,2011年华人背景学者参与的国际顶尖杂志论文达到了30%,这一比例相较以前明显提升,有相当多的作者出自会计领军人才。

2009年,在几百名学员面前,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曾这样注解“领军”:“一个人领军不是领军,要带动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提高,才是领军的意义。”

言犹在耳。这些志向高远的“会计领军”们,已在财政部的悉心浇灌下,如播撒在春天的种子般茁壮成长,在经济社会的各条战线上泼洒出一片片绿意盎然、花团锦簇。

推动会计改革

 2006年2月15日,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人民大会堂隆重推出,从领军班走来的首批55名学员共同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每一个人的心血几乎都能在新准则中找到影子,在此前的集中培训中,他们已提前对新准则进行了学习研究,还根据自身企业情况做了模拟测试,并提交了测试报告。

那一刻,他们激动得像孩子,也快乐得像孩子。他们从没想到,自己还能参与到国家财会政策的制定中去。

孟林就站在他们中间。

从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财务处副处长孟林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领军人才最可贵的一种品质,那就是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用其在领军班汲取的新知识,反哺地方会计人才。

2006年2月16日,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发布的第二天,孟林就结合自己所学和对新准则的模拟测试情况,在中石油总部为财务同仁做了精彩的专题讲座。而此前,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参加第一次领军班培训的孟林,整整30天时间都在学习和探讨新准则。

新准则颁布后,很快就在业界引发了一场学习“旋风”。作为直接参与者,孟林在东北大学、吉林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学生、教师做了多次演讲,前来听课的人数也从最初的40多人狂飙到300多人。

在 领军班,孟林并非是一个特例。这几年,在几乎每一项重大会计改革的背后,在几乎每一项重大会计制度的前期设计、后期实施等各个环节,在全国培训新准则、宣 讲内控规范、布道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讲台上,总是活跃着会计领军班学员的身影。伴随着会计改革的每一个大步骤,他们总是最先接受洗礼,然后再将这些新理念播 撒到全国每一个角落。企业六期班学员吴江涛坦言,自从进入金融圈,他就深刻感受到风险的无处不在以及风险控制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2010年,吴江涛从华夏银行总行稽核部调入北京分行任副行长。同一年,他在领军班的课堂上,聆听了我国内控规范制定者和内控学术大家们的教诲,并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他还与领军班的同学们进行了关于内控的密集探讨。一个月下来,他明显感到,自己对内控的认识跃升了一个层次。

结束集中培训,吴江涛回到银行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全行人员进行内控培训。授课老师是他自己,他将自己在领军班学到的内控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悉数传授给这些同事,提高了全行的内控意识和水平。

“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人才只有放到实践中、置身岗位上,才能发现其价值、贡献其价值、实现其价值。”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如是说。按照这一思路,财政部门始终坚持积极引导会计领军班学员用所学、所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会计改革服务。

2009年 启动的新医改工作给了财政部创新又一个启发。如何通过核定收支、购买服务等方式,变“养人办事”为“办事养人”,是有效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转变的难点所 在。而在这其中,关键就是一个“核”字。从哪些方面“核”?“核”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方式“核”?这正是会计人专长的领域。对此,财政部开始筹划组建一个 特殊的“试验班”、“尖刀连”。

量 身定做服务重点难点改革。在财政部的构想中,这个特殊团队,将汇聚一批既擅长医院管理又精通财务会计的专门人才,在不脱离原有行政事业类领军人才整体培训 思路和方案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医疗卫生机构特色和医改重点工作,并发挥特种作战的“尖刀”效用,保障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将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相结合,已成为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的又一创新思路。

走在专业化服务最前沿

 2009年5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众环海华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石文先穿过两旁绿意盎然的杨树,伴着一缕玉兰花的清香,来到了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领军班的课堂上。此后,一场为期6年的“象牙塔”磨砺令石文先的“大会计”理念日渐清晰。

“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服务社会领域大有可为。”意识到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分量,石文先将“社会保险、公路桥梁以及医疗卫生”这3大版块锁定为研究领域。

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社会审计,既是一块“硬骨头”,又是一块“鲜骨头”。要想在这种牵涉到多门复杂学科背景的新兴复合审计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其难度无异于摘取数学王国皇冠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明珠。

然而,石文先就是有敢想敢做的底气!他说,是领军班给了他连绵不绝的勇气和智慧。

作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惩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政协常委,石文先通过在领军课堂汲取的养分,在大量一线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并提交了大量有关加强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社会审计的提案。其中,《关于加强公立医院社会审计的提案》、《关于加强高速公路社会审计的提案》等6个提案获湖北省优秀提案,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前不久,石文先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众环海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审计研究部门成立,他不断强化对这一领域审计法规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目前,他的多篇研究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为拓展行业新业务发展,强化专门人才专业化服务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走在专业化服务最前沿,石文先只是一个领军班的缩影。领军班总是不乏对专业化服务有着同样执着追求的学员,比如金融审计班的蒲红霞。

蒲红霞,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服务业合伙人,专业服务领域涉及银行业、证券业、基金业、信托业和期货业,尤其在股份制银行、证券公司的审计方面积累了多年的实务经验。去年7月,她和其他24名来自不同机构的专业人士,成为首期金融审计方向会计领军班的学员。

对于蒲红霞来说,进入这个课堂是她梦想的一个终点。而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她人生路程中新的起点。蒲红霞这样描述她的领军班生活:“课堂上,来自监管机构、银行的老师与我们分享最新的金融监管、资本市场信息;课堂下,原来分散在各个事务所的金融审计方向的同学们通过多种沟通方式探讨金融领域的技术问题,这种‘课上+课下’的培训方式,让我们既及时分享最新的金融行业和会计审计准则动态,又加强了同行之间的沟通交流。”

蒲红霞坦言,会计领军班学员的称号不是在每个学员的头上加一个光环,而是希望学员们能够利用这样一个平台积极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在金融审计方向的规范、有序发展。蒲红霞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012年年初,由金融审计领军班主办的《金融审计技术快讯》电子月刊面世了。蒲红霞正是该月刊编辑组的8名成员之一。

在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同志们的眼中,这份月刊的意义并不寻常。它不仅汇集了金融审计行业的最新信息,而且分享了一些事务所的合伙人对于金融领域问题的观点, 更总结了同学们讨论的一些热点话题。这份月刊为领军学员共享专业技术成果、分享执业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凝聚着行业领军学员的共同智慧,更提升了领军人 才的团队战斗力。

2011年,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的那些日夜里,蒲红霞总是显得特别忙碌,她和领军班的很多学员都迫切地希望能为这份意见做点什么。于是,在她的积极提议和组织下,领军班最终向中注协提交了一份包含30项专业建议的反馈文件,“其实,我只是把同学们的意见进行了汇总整理,再提交给中注协,反馈文件是同学们共同的智慧结晶。”蒲红霞谦虚地说。

普 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姜昆自入行之初便专攻金融审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执业经验。考入第七批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班之后,他积极参与发起成立了金融 审计专题兴趣小组,积聚了一批对金融审计具有强烈兴趣的同学,定期展开金融行业技术讨论,并在其中承担起组织和知识分享的角色。

专题兴趣小组的形式激发了这些领军班学员更大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参与专题兴趣小组的一位本土所学员回到单位后,即成为所里刚刚承接的一项国内商业银行审计业务的项目主要负责人。

2011年年初,姜昆与专题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向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式申请并立项了有关银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专项研究课题。

同一年,在注册会计师行业金融审计方向首期领军人才班集中培训期间,姜昆代表课题组介绍了初步研究成果,吸引和聚集了更多注册会计师参与金融审计专题兴趣小组,分享经验、共谋发展。

走进西部教育

使命有多么沉重,学术班学员的责任就有多么深刻。“带动会计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身为高校教师的他们,肩上承载着更多的重担。

2011年6月,学术一期班21名学员踏上了遥远的西部征程。他们兵分四路,分别走进新疆、内蒙、青海、甘肃的高校开坛授讲。

一望无垠的沙漠、古老苍凉的戈壁滩,这是很多人对西部的印象。无疑,在文化上,西部是一个令人心生向往的地方。但是,在经济上,西部的发展却始终远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究其根源,教育落后乃是根本性原因之一。

西部开发,重在教育。

西部之行其实早就在酝酿。学术一期的学员为此项活动做了很多准备:没有人邀请,他们利用自身的朋友圈联系交流事宜;没有人动员,报名西部行却异常踊跃。

作为一次公益活动,领军班学员们不仅自己负担了交通费用,讲座也都是无偿的。他们满怀领军人才的崇高责任感,满怀回馈社会的热情,以自身多年学术的积累铺垫为支撑,完成了这次西部之旅。

“大 学精神,更在西部”,这是从西部归来后,领军班学员们一致的感触。暨南大学副教授沈洪涛还记得自己讲授“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后青海大学学生们的踊跃 提问。她没有想到,国内刚刚兴起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研究会引起同学们这么大的兴趣,更没有想到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有见解的问题,在与他们近距离的接触 中,她感到这些孩子对学习机会的珍惜和对西部建设的关注。

28场报告会,学员们与西部师生进行着深入的交流。课堂上,西部学生们的求知和淳朴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学员,课堂下,与西部教师们的座谈,则让领军班的学员们更感 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地处教学与科研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这些身负育人重任的灵魂工程师们,对教学、对科研有着更为执着的追求。

在青海民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的一段开场白足以让在座的每一位领军班学员动容。“我去年在武汉大学听了一个关于会计学院教学和师资管理方面的讲座,对我触动很大,我一字不落地把讲座内容记下来,回来给大家培训了2次,这些内容我们太需要了。”

就科研、教学、学院管理等问题,每到一所高校、每一场座谈会,提问者和回答者皆是意犹未尽。经过与西部高校同行们的交流,学员们决定,将通过邮件、电话等方 式,持续这种沟通。学员们还打算建立讲座和授课的长效模式,如在某个时期,承担当地高校的一门专业课;或每年到西部不同高校讲课。

为了推动西部科研水平的提高,学员们打算与当地教师开展联合科研,并建立西部高校老师赴北京高校访学的机制;为了给西部的优秀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建立保 送西部优秀学生到北京高校就读的机制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张敦力,受聘作为“昆仑学者”,参加青海会计教育与科研工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走出原来的世界,走进西部,走向基层,走向祖国更广阔的教育天地,作为领军人才,这些学员更明白了“领军”的深意……

到更需要自己的地方去

在遥远的新疆,有2位全国会计领军班学员的事迹已传遍天山南北,在新疆会计人的心中掀起波澜。

张农,新疆百花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财务总监。

2007年,百花村所有贷款全部逾期,银行信用等级极低,上市以来第二次濒临退市。当年4月,企业二期学员张农毅然辞去原公司财务总监职位,就职百花村财务总监。

“经营方面入不敷出、难以为继、资金极度匮乏、债台高筑;资信方面整体资不抵债,银行贷款全部逾期,信用等级极低;历史负担沉重,诉讼纠纷长期困扰、积重难返;公司员工士气低落、人心浮动,渴望变革。”初到百花村,张农看到的就是这一团乱麻。

巨大的压力下,唯有重组才能够快速改观。公司新任领导班子确定了这一目标,而张农,作为财务总监,就成为重组的主要执行者。

对于资本运营,以前的张农并不擅长。不过,在领军班的课堂上,他跟着数位名师,学习了资本重组的全新理念和方法,研究剖析了数个重组案例,对资本重组的认识 与日俱增。他还将工作中的困扰与领军班的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经这些同窗互相启发思维,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了一整套百花村重组思路。

债务重组,主要涉及的就是选择方法和付出成本的平衡问题。在领军班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碰撞这时候又显现出了成效。

在长达2年多的时间里,张农通过合理运用以物抵债、还本免息、修改债务条件等相关政策,用尽可能低的成本解决了所有的银行逾期债务,令百花村重获银行信任,为公司开展新的融资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犹 如凤凰涅��、浴火重生。现在的百花村,已成功地从一家以服务业为主的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蜕变为一家以能源和煤化工为主业的优质上市公司,无论是资产规模还 是经济效益都获得了大幅提高。同时,公司也成为兵团在能源及煤焦化行业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成为兵团在能源及煤化工行业中的旗舰企业。

四载艰辛,张农如释重负。他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参加领军班,使他有了这份职业生涯中难得的经历。

如果说张农是临危受命的功臣,他的同班同学蒋洪文则可以说是创业先锋。

从2006年起就成为领军班学员的蒋洪文,始终深记财政部领导对领军人才的期盼——实现从执行者向决策者的转变,去寻找更广的舞台,谋求更大的挑战。

2008年,经领军班同学鼓励,在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财务负责人的蒋洪文获悉新疆优派能源正在招聘财务总监。蒋洪文前往应聘,并一举中选。

这只是一家刚起步的公司,人员不过三五人。相比安徽的安逸和富足,选择新疆无疑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苦和压力。谁愿意抛弃舒适与艰苦为伍呢?

蒋洪文愿意!在身边许多人不理解的目光中,已在领军班磨砺2年的蒋洪文毅然从安徽辞职,只身奔赴新疆。他说,是领军班改变了他的价值观,他要到更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实现更大的价值。

从企业初建,到形成有规模的产业园,再到成为几十亿元资产的香港上市公司,3年来,蒋洪文有很多酸甜苦辣。他说,最难忘的还是领军班师生的帮助。

创业初期,所有的班子都要自己建,所有的工程队谈判都要自己谈,所有资金都要安排协调好,所有融资投资都要精准拿捏……每每碰到难题,蒋洪文总能找领军班的老师同学帮助分析,在碰撞中获得思维的拓展。

身为南方人,长年居于新疆,蒋洪文也曾经历苦闷和彷徨。他说,又是同在新疆的领军班同学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2011年,优派集团正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从当初的不毛之地到目前即将建成西北最大的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蒋洪文只用3年就造出了一个创业神话。他感慨于领军班带给他的不可思议。

实现职场飞跃

 2006年4月,刚刚从领军班“魔鬼式”集中培训中走出来不久的企业一期班副班长侯锐被一份从天而降的惊喜击中。

时任中国电信集团财务部预算处处长的她,被提拔到集团下属的广西电信公司任党组成员、总会计师。作为当时集团内同级别最年轻的干部之一,侯锐还开创了总部三级经理直接升任省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的先例。

之所以能成为这个先例,除了侯锐的个人实力之外,更得益于财政部“为领军人才提供平台”的精心设计。侯锐由此走向了更大、更具锻炼意义的舞台,获得了边学边用、在应用中获得持续提升的难得机会。

是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广西电信当时有近150亿元的资产、50亿元的年收入、近1700个营业网点、1万多名员工,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困难,财务状况每况愈下。

初到乍来,侯锐就在第一次工作会上讲事实、摆数据,畅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仅仅2年,侯锐使公司的财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得到有效释放。

对此,侯锐毫不犹豫地将成绩归功于领军工程的培养。“会计领军人才培训对我来说太及时了,综合素质的培养让我对一直做的财务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新岗位的工作更加自信,对业务的统筹协调更加得心应手。”

2008年,侯锐从广西调回集团,职场生涯也随之再进一步,担任集团财务部副总监。她开始站在更全面的视角审视财务管理,并积极推动财务管理体制创新。

省级财务共享中心(SSC)试点和集团财务“一本账”工作是侯锐主抓和组织推行的工作。“当时,为了推进这两项工作,在中石油工作的领军班同学还为我们牵线搭桥,使我和同事得以前往中石油现场学习经验。这极大地启发了我的思维。”回首往事,侯锐很是感慨。

有了领军班的强力后援,通过侯锐的努力,SSC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并在集团内大范围推进,为财务职能转型和队伍结构调整奠定了组织和体制基础;集团财务“一本账”项目也顺利实现上线,缩短了报表报送周期,提高了会计信息透明度。

侯锐还带领同事们持续完善并建立了以ABC作业成本法为重要载体的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会计体系,在业界处于领先水平,并于2009年荣获第6届中国通信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2010年10月,即将从领军班毕业的侯锐,再次接到中国电信集团党组通知——她被派往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裁。

这家公司在香港上市,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但其内部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跟不上发展的步伐,而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正是侯锐的专长。

走出领军班,侯锐又奔赴了新的战场。

在中国电信,侯锐的成长轨迹,已经成为各级财务人员心中的向往。领军班将侯锐的人生带入了全新的境界,而侯锐,也不负领军班的培养,抓住了每一个机会,在职场的山峰中越攀越高。

她还用自己在领军班的所学推动着集团财务工作和数千名财务人员的进步。如今,中国电信的领军团队日益壮大,已有10多名会计人考入了会计领军班。

在领军班学员中间,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故事。未来,也还会发生更多这样那样的故事。

每一个学员都受益于这项史无前例的行业人才培养工程,每一个学员都在幸运与压力之下努力实现着“领军未来”的自我蜕变。领军班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也让他们的世界从此承载上一个行业兴盛的责任与荣耀。

疲惫时,总有一项使命在召唤他们的激情,“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各行各业的财会队伍当中,因为有了你们的存在而提高了管理水平,因为有了你们的存在而提升了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竞争力。”

迷茫时,总有一个梦想在在照亮他们的航道:“期待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看到你们伟岸的身影;期待着在国际会计学术讲台上,听到你们铿锵的声音;期待着你们在世界会计各领域中都占领制高点、拥有话语权!”

这些学员从全国会计领军班走来,他们取得了品德、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他们带着才情、带着智慧、带着豪情、带着壮志,浩浩荡荡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洪流中,谱写着一曲曲响遏行云的建功立业之歌。

新希望的光芒就此点燃。

辐射效应:激活全国一盘棋 

各地财政部门和中央有关主管单位要比照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做法,大力培养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会计领军人才。

——摘自《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

“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行业,像会计行业这般拥有一项高端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也没有任何一个培训项目,拥有如会计领军人才工程般的品牌吸引力。”一位人才研究领域的专家如此表示。

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实施7年来,财政部不仅在全国领军班学员的打造上倾尽全力,更通过横向支持、纵向指导,成为全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方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中枢和交流站。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自启动的那一天开始,在财政部决策层的心中,就已为领军工程勾画出一幅全面开花的路线图——领军工程不仅仅是国家工程,还应该是部门工程、地方工程、企业工程,要让领军之花绽放在全国每一片土地上。

为此,财政部付出了大量心血和艰苦的努力。

一个周末的清晨,大雨倾盆。财政部部领导和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处长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等一行人,冒雨来到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军人才选拔考试的考场。他们巡考之后,又现场办公,安排了有关领军人才的多项工作。这只是平时无数个加班日中的一个场景。

无论从部门还是企业,也无论从地方还是机构,当一个个小会计领军人才工程破土发芽,财政部的同志们总是饱含热情,在选拔出题、组织考试、制定培训期方案、批阅简报等各方面,给予全方位、无保留地支持和指导。

只要地方需要,再忙也要想办法支持。这已成为财政部同志们自发遵守的守则。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曾亲临江西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的课堂,为学员授课;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敏曾赶赴广西,出席“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培养工程行政事业类第一期结业暨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MPAcc项 目开学典礼,并对广西做好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要求;会计司副司长欧阳宗书多次出席湖北、河南等地的开班仪式,并调查了解当地的人才情况。还有更多的同 志,他们总是默默耕耘,挥洒汗水……因为长期、频繁对地方领军工程进行指导,财政部会计司人员管理处的一名同志成了全国各地领军人才的资料库,说起领军人 才如数家珍。

辛苦就有回报,专注造就成功。财政部用120分的努力,换来了各级领军班快速生长。

正如财政部决策者们当初的希望和预想——由他们一手打造的中国会计领军工程,在短短时间内就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冲击波。其引发的全国人才效应、地方人才效应、部门人才效应、单位人才效应风起云涌、蔚为壮观。

紧随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工程之后,29个省市、5个会计人员直管部委和众多企业、单位已相继行动起来,一个个“小”会计领军人才工程在各地迅速生长。犹如一场旷日持久的领军工程接力赛,随着国家队跑出第一棒,各地方、部门、企业已摩肩接踵、竞相接棒。

广西:从云淡星稀到璀璨星空

 踏着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节奏,新世纪之初的广西,再一次赢来了重大发展的机遇。然而,高端会计人才奇缺的状况却时时桎梏着广西的腾飞。

“全区六成以上的会计人员没有职称;本科以上学历的只有1.97万人,仅占7.8%;执业注册会计师也只有1100人。”面对这些惨不忍睹的数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领导如坐针毡。

2006年,广西财政厅大胆借鉴和借助财政部搭建的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平台开展培养工作,启动了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工程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培养出10名左右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复合型会计专家,100名左右在全区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1000名左右在市县有较高知名度的会计行家。

历经5年的探索和实践,广西已成为我国地方会计人才培养的典范省份之一。

一组数据可以作为佐证:在目前191名“十百千”学员中,高级会计师由培养前的45人增加到104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数由38人增加到70人。有39名学员成为各类会计咨询、评估专家成员,其中2人成为财政部的会计咨询专家;5名学员入选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班。进入单位管理决策层,担任总会计师、财务总监等的学员由14人增加到27人,1名学员被提拔为厅级干部,13名企业班学员被自治区组织部列为后备干部。

这些数据当中,仅“13名学员被自治区组织部列为后备干部”一条,已让广西会计人自豪不已。因为这堪称全国首例。而广西之所以能开此先河,正是财政厅对“十百千”工程精心谋划、科学布局的直接结果。

2011年年初,广西财政厅向自治区组织部汇报了“十百千”工程的人才培养情况,引起了组织部的重视和支持,使得“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进入了组织部的后备人才库。

同时,财政厅还开创了与自治区组织部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目前,培养目标锁定为高校总会计师,并将拔尖会计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不仅是数据傲人,不遗余力的会计人才培养已为广西会计工作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气象。目前,“十百千”学员多数被广西财政厅聘为专家,他们在为国家政策献计献策的同时,还持续参与国家课题的研究工作。

来自广西华蓝设计(集团)公司的李嘉就是广西高级会计师专家库的成员之一。她曾是广西“十百千”工程的学员,如今已是财政部领军工程企业四期班学员。

2010年, 李嘉从集团计划财务部副部长晋升为部长。领军班的锻造大大拓展了她的知识面,也令她成为公司管理层的“座上宾”。后来,集团领导又交给了她一项额外的任 务:每年,她都要组织对集团30多名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将她在领军班学到的知识灌输给这些同事们。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她还自己出题,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 在她的带动下,目前,华蓝已有3名会计人入选广西“十百千”工程。

如今,广西“十百千”工程已成功与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工程实现了对接,累计向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团队输送了10名学员。

如今在广西,高级会计人才的成长路径逐渐清晰——或积极参考,争取加入全国领军;或投身广西“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班,先行磨砺,再努力加入全国领军队伍。

2011年12月,广西财政厅以“广西会计人才小高地”成功申报了综合类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今后将通过实施企业CFO培养工程、事业单位总会计师培养工程、会计名家工程、注册会计师培养工程等四大工程,进一步放大其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先优势。

可以想见,今后广西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的星空将愈益璀璨。

新疆:“欠发达”地区如何成为人才培养“排头兵”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正像歌中唱到的一样,新疆很遥远,以天山为界从北疆到南疆,驾车开足马力至少要跑两天。

你可能想象不到,偏远的新疆,对于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却走在了全国前列。

2005年,以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期学员选拔为契机,新疆启动了自治区首期高级会计领军人才的海选工作,打算用10年左右的时间,打造300名左右复合型高级会计人才。

为了培养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会计人才,新疆财政厅领导亲自为学员授课,全力创造条件帮助学员成长成才。财政厅对优秀学员,择优选入新疆会计专家人才库,优先承担各类科研课题,促进了会计人才效能的有效发挥,使会计领军人才成为了新疆会计事业发展的有力推手。

同时,财政厅还协调打通了全国会计领军班和自治区高级会计人才班学员的沟通渠道,创建了双方的长效交流机制。新疆籍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在每一次培训后,都会及时将所学知识与自治区高级会计人才进行分享和交流,在互动中实现共同提高。

从2007年开始,财政厅预算每年安排培训经费30万元,用于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支出约120余万元,有力地保障了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如今,在新疆经济发展的各条战线上,会计领军人才已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以个体辐射群体,握沙成团,服务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跨越。

王朝晖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在调任新疆克拉玛依市统计局任局长之前,她是克拉玛依市财政局副局长。2007年,她考入新疆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进行充电。“学习异常辛苦,收获非比寻常”。在自己学习之余,王朝晖不断影响和鼓励着身边人。

读10本书,写10万字读书笔记。这是培训班对学员的硬性要求。而王朝晖将这一要求引入了财政局,“读3本书,写3万字读书笔记”。她不仅负责推荐好书,还以身作则。她组织每月一考,对积极出好题者给予奖励。一段时间之后,财政局的学习氛围分外浓郁。

亲身体验了专业培训的好处,王朝晖将这一机制引入克拉玛依,促成了“克拉玛依会计培训班”的正式落地。她牵线当地财政局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联系,签署了长达3年的协议,每年为本地培训100名会计人。一个(县)市级的培训由此上升到了更高层面。

尽管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新疆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的脚步却并未就此停住。

他们正努力促进新疆党委组织部、新疆人社厅、国资委在新疆高级会计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上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以充分发挥优秀会计人才的作用。

他们还打算与新疆教育厅、新疆财经大学协商,推动实现高级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PAcc)教育相衔接。

一级级的台阶等着他们去攀登,一连串的困难等着他们去征服。我们可以预见,在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大潮中,必定会留下闪亮着会计人智慧的历史一页!

航天科工:国家涉密企业如何打破“财务尴尬”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拥有大批科学家、大量国家级科技成果、大堆开创性的产品,却在很长时期内,始终笼罩在总会计师缺失的巨大“财务尴尬”之下。

不管是集团公司,还是二级单位,财务掌门人迟迟不到位,引发了财务管理、资本运作、风险管控、战略规划的一系列困局。

这样的尴尬终于在2007年被打破了。随着航天科工总经理许达哲、总会计师刘跃珍走马上任,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获得了集团上下前所未有的认可。两人达成共识,作为高科技企业,如果不重视会计专业建设,企业的发展成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毁于一旦。

旋即,一场面向全社会的公开招聘引起轰动,目的就是为二级单位配备总会计师。可是,要招聘到满意的高端复合型财会人才,何其难!中国航天科工是国家级涉密企业,不知根知底的人根本就不敢录用。即使应聘者的能力可以通过层层关卡加以考验,但人品等素质却很难一眼鉴别。

这场招聘活动进行的同时,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也在悄然成长。早在2006年,领军工程企业二期班就有3名学员来自中国航天科工,他们是宋根生、陈加武、孙源君。也正是这3名学员,让刘跃珍眼前一亮,“他们的眼界和理念,与其他财务人员都不一样,许多工作交给他们,完成的结果也出人意料。”这成为他抓会计队伍建设的突破口。

2007年年末,在人力资源部卢超的建议下,宋根生就领军班培训内容写了一个学习报告,提交集团党组进行交流。未曾料想,这一报告在集团内部引起了巨大反响。集团党组成员无一不知晓,23个二级单位也跃跃欲试。

领军人才不正是二级单位总会计师的最佳人选吗?人事部与财务部酝酿着联合发文,在报名、内部选拔、推荐等一系列环节上,精心部署领军人才项目。

至此,中国航天科工的“领军效应”开始显现,个人行为上升为组织行为!

12位领军人才,12万人,万分之一,在所有中央企业里,中国航天科工的绝对数高居前列,人均数则是绝对的第一。

而这,与航天科工对领军人才的重视直接相关。

“领军人才,在中国航天科工大有可为。”刘跃珍的这句话绝没有夸大,有数据和例子佐证。12位领军人才,有3位分别在集团公司财务部、资产运营部、审计与风险管理部做副部长,其他7位在集团公司所属单位任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2位在集团公司所属二级单位任财务部门负责人。

陈加武,2006年入选全国会计领军团队。2009年4月, 航天科工决定启动全面风险管理,陈加武出任审计与风险管理部任副部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如今,航天科工集团的整个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专门团队已经陆续组 建。陈加武说,“在领军班听的第一堂课就是风险管理,近两年来又一直在接触这个领域的前沿理念,这使我能够从容应对现在的岗位要求。”

姚宇红,在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困难之际临危受命,担任财务总监。凭借重大重组和一系列发展方案,她很快使公司扭亏为盈,渐入佳境。非财务专业出身的她,自言是领军班的培训让她开始关注和熟悉资本市场,从而能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工作运筹帷幄。

……

有了一支能作战的领军团队,刘跃珍的底气也长了不少。“我们希望用3至5年时间打造一支航天科工的高端会计人才队伍。”刘跃珍说,现有的这12名领军人才是坚实的基础,他们都要投入到培养集团优秀会计人员的培训中去。

帮助提高集团内部3000多名财会人员的素质是领军人才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一场“结对子”活动开展起来了。三四位领军人才一组,通过“找问题、开药方”,建立帮扶机制,分头辅导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较差的单位,发挥领军团队的专业引领、辐射与示范作用。

如今,在中国航天科工每年的各种工作报告中,会计领军人才已经成为人们努力的方向。到2013年,领军人才不少于15人,到2020年,领军人才不少于20人。在中国航天科工财会队伍建设蓝图里,这一组数字格外明丽、诱人!

 潍坊:破除领军人才“终身制”

 位于山东半岛中部的风筝之都潍坊市,不仅打造出了我国第一个地级城市的会计领军人才工程,还第一个破除了领军人才的“终身制”,开创了领军人才3年选考一次的“潍坊模式”。

2007年7月,一纸“潍坊市会计领军人物”考选工作的通知引爆了本就炙热的潍坊市财会界。

在这份由财政局、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局、税务局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中,会计领军人物成为当地一个新鲜名词,也开启了当地一个新的培养模式。当年8月,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32名学员通过了各项测评,成为潍坊市第一期会计领军班的学员。

破除领军人才的“终身制”在时任潍坊市财政局局长夏芳晨看来意义非凡。领军人才都是精英,但是,精英也需要持续提高,才能保持在行业人才梯队中的先锋位置。3年考一次,就是要给领军人才以压力,促使他们坚持学习、不断进步。

而除了施以压力,潍坊市更推出一揽子举措,力促领军人物早担重任。

为了提高会计领军人物的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潍坊市积极推荐领军人物参加潍坊市拔尖人才、劳动模范、“富民兴潍”劳动奖章等评选活动;推荐他们担任潍坊市财经类院校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2009年,潍坊市4名领军班学员获得“富民兴潍”劳动奖章,结束了全市劳模评选没有会计人员的局面,2011年,又有3名学员获此殊荣。

市财政局还安排领军人物参与潍坊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授课和专题讲座,聘请前期领军班学员担任后期领军班学员的课题辅导专家,进行课外跟踪辅导。同时,鼓励领军人才自行举办专题讲座和会计理论研讨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领军人物的培养计划,让原本就对会计理论研究感兴趣的亚星化学财务总监张长胜愈加如鱼得水。2008年,他承担了潍坊市财政局企业融资和资金管理的课题,并获得了潍坊市第十七届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他撰写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列为本科教材之一。由领军人物李维清主笔的《加快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科研课题获得三等奖。

2010年,在北京大学燕园,潍坊市第二期会计领军人才培训如期举行。一期、二期共72名领军人物又一次接受会计、经济、管理、哲学等专业的名家授课。在潍坊市两期领军人物中,已有教育类11人,企业类26人,行政类29人,注册类6人。

潍坊特色的会计领军实践显现出了鲶鱼般的特殊效应,正在推动全市会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杭州:为民营经济储备合格会计人才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谁能想到,在很多领域处于经济领先地位的杭州市,居然也会面对会计人才匮乏的难堪。

截至2010年年底,杭州近18万持证会计人员中,近80%没有中级和高级职称。正高级会计师仅有4人,高级会计师只有1200余人,会计师只有6400多人。会计人员达到本科学历的只有27900人,占比15.5%。

杭州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

2011年7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杭州领军工程首期企业班开班,50名学员将在此展开为期3年的培训之旅。

在民营经济占很大成份的杭州市,“杭州特色”成为这个领军项目最突出的特点。

首批入学的50名学员,90%以上都来自于民营企业。这不仅有别于此前的领军人才培训项目,也令杭州领军班成为民企CFO训练营。

如何培养好民营企业的会计领军人才?这是领军人才培养的新问题。杭州市财政局为此大胆创新,提出建议,除了依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之外,还依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及浙江财经学院这3所本地专业院校的资源,共同打造领军培养项目。

“杭州特色”还体现在课程设计中。除管理与领导力等传统模块之外,杭州领军班还添加了独一无二的浙江模块,力求凸显浙江地方经济的特色,也更好地契合学员们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这种革新也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一大尝试。

杭州市财政局副局长石连忠说,领军项目是一个切入点,伴随着杭州民营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的到来,杭州会计管理工作转型的契机也将来到。企业类领军人才的培养是第一步,下一阶段,杭州还将从地方情况出发,计划启动注册会计师类的领军人才培养。

武警部队:搭建领军人才三大梯队

一如往常,全国会计领军人才行政类一期学员、武警总部财务部助理员严励又在电脑前忙碌着。自2008年武警资金管理平台上线后,武警部队财务部的资金管理工作更加离不开信息化手段了。这其中也有严励的一份功劳,他对武警财务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建议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推进武警财务信息化建设迈向纵深。该项目还获得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武警总部财务部副部长钱祖桥看来,以严励为代表的学员为武警财务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而这种理念革新的效应是长期的、关键性的。

作为5个会计人员直管部委之一,武警部队的会计领军人才工程大幕正在拉开。

2011年, 在武警部队“十二五”人才建设规划之下,武警总部财务部计划联合总部干部部门,出台有关财会人才建设的分规划。目前,他们初步计划分三个层次培养高端会计 人才:一是依托财政部的平台,继续培养国家层面的会计领军人才;二是在武警总部层面,培养高级财务管理专家;三是在省一级部队,培养中端水平的行家里手、 业务骨干。最终,形成200名左右中高端财会人才梯队。

从北向南、由东向西,漫山遍野、星罗棋布,中国会计领军人才工程的星星之火就这样在神州大地上迅速蔓延开来,成为燎原之势。

这场培养高端会计人才的国家行动逐渐显现出了超强的辐射带动效应。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工程的引领下,一些重量级中央企业、部门也开始行动起来了。

中航工业集团在2008年提出了“中航工业集团人才培养战略的十百千工程”。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顾惠忠直言,工程的目标就是为集团做好未来20年的财会人才储备。

“会计领军人才工程的重要性怎样评价都不为过。”顾惠忠算了一笔账,海外培训财务人员将花费集团2000万元左右,但是,未来他们每个人将创造的价值都不止2000万元。

鉴于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对集团理财工作所起的重大作用,中国石油也有了自己的人才规划。集团副总会计师温青山说,“我们不仅要培养一批高级财 会管理人员,还要培养一批国际化财会管理人才。”中国石油研究制定了包括高层次、国际化和业务骨干与一线岗位操作人员等在内的“十二五”财会队伍培训规 划,并积极输送人才参加领军班培训和各种国际高级财务管理培训。

早在2006年,铁道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全路财会队伍建设的意见》,大力实施全路高级财会人员的培训。对于财政部发起的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铁道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目前,铁路系统共有9人入选全国会计领军班……

至此,如此众多的省份、地市、部门、企业或单位,都在纷纷加入到这场锻造会计人才的接力赛中。从各地走出来的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班学员成为这些培训项目的好帮手和好教员,同时,这些培训项目又不断向所在地区企事业单位和全国领军班输送着优秀人才。

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的全国一盘棋,已经全面激活!

当初,财政部启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是寄望于以高端人才引领、辐射、影响、带动为抓手,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盘活人才存量,为会计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而今,初战告捷、成效彰显。会计领军品牌已享誉神州、辐射全国。这一战略,已深嵌中国会计发展史册,也必将深嵌中国人才史册!

是什么使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在短短时间内就积聚起强大的品牌效应,并竞相为各方所效仿?

又是为什么,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经历各不相同的学员们一入领军班就开始向着同一个方向脱胎换骨?

是锻造会计领军人才的国家行动惊动神州,形成一面拍击天宇的旗帜使然!

是全面创新的中国式高端人才教育新机制,如回荡在会计人心中雄浑的大吕黄钟使然!

尾声 

2011年春节前后,一份来自英国的邮件漂洋过海,轻轻落在中国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敏的办公桌上。

这是一本泛着淡淡油墨香气的英国《金融》杂志。中国会计领军人才赫然成为本期封面文章的主角!杂志大篇幅对领军工程进行了报道,并评价:“中国的会计领军人才品牌逐渐具有了国际影响力。”

几 经打磨,“领军品牌”已经冉冉升起在中国会计的地平线上。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班到很多班,从一个地区到遍布全国,领军之花傲然绽放、绚丽多彩;从服 务准则落地到推动内控建设,从加强信息化管理到繁荣学术研究,从参与国际交流到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领军品牌”光彩夺目、璀璨光华。

几年时间里,800多名会计领军人才,从3所美丽的国家会计学院出发,奔赴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角落。他们用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思维,用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新视角,用服务科学发展的新成绩,默默诠释着“领军”的深意。

2012 年2月,早春的镇江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会议正在这里举行。会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明确提出,要推动实现中国会计在2020年或稍后一点时 间步入世界会计强国之列。建设会计强国,人才强国是根本。他特别强调,要以深入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规划为契机,建成国际 一流的会计高端人才队伍,致力于培养和造就一批促进世界会计事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其话语间传递出的信息宛若阵阵春雷,叩开了中国会计行业人才全面建设的春 天。

仰望星空,我国高端会计人才匮乏的时代正在远去,一幅中国会计“强国梦”的宏伟蓝图逐渐清晰。脚踏实地,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加快从会计大国向会计强国迈进?这正是我们面向未来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

再看看中国会计人才建设的光明前景吧!

未来的10年,无疑是中国会计发展的“黄金10年”。中国会计将从国际规则的学习者、参与者,跃升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领导者;中国会计有理由、有信心、有志气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方式的推动者、促进者。

创新会计领军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优化领军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提升全体会计人的综合素质,开辟中国会计的崭新境界,构成了会计领军人才工程的“中国道路”。透过领军人才工程这个窗口,我们分明看到了“源泉充分涌流、活力竞相迸发”的星光画卷正在铺展!

这,正是中国会计的希望所在!